Skip to content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则是增强学生感受的重要方式,实验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物理原理,学习到物理知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加强学生的学习基础。而且当今教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更应该注重中学物理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其在创新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并且分别从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选定、设计、评价等方面做出研究,探讨了能够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并对实验教学中应当如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物理;学生实验;教学;对策

The status of teaching high school physics students to experi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Physics is a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of the subject, physics experimen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trengthen students' feeling, it can let the student fully to realize experimental principle, and study to the physical knowledge, the aim is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learning foundation. And today's education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 so more stud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high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 give full play to its irreplaceable role in innovation educ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high school physics “students experiment”, draw th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s, and respectively from the high school physics students "experiment" selected to research, design, evaluation, discusses the can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explore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and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should be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explore some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Physics; Students experiment;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前言

物理学中物理实验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如今的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早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此物理学科成为了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而实验则是这门学科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主要的教学内容、必要的教学策略。但是长期以来,实验教学在一直不受重视。普遍的高中理物理课堂教学奉行的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对于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过程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足。物理学本身是生动有趣的,它来源于生活实践,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知识。但由于现在应试教育的弊端,再加上教学教法不当,而且不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因而使学生感到物理不易,望而生畏,加上学习枯燥、缺乏兴趣,因此会产生厌学情绪,总是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部分主要介绍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的现状。第三部分根据教学现状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对策。第四部分对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教学方法做出了评价。

1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物理实验对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认知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物理本来就是以实验为本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各个理论的基础,同样,物理教学也离不开实验,绝大部分的物理知识,都是凭借实验的基础建立起来的。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

(1)通过物理实验可以使物理教学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发掘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2)通过对实验的加强,不仅可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深化物理概念和定律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它们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进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导出物理规律,掌握物理理论,正确并且深刻地领会物理知识。

(3)通过物理实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动手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强化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性,科学的思维方法,渐渐地学会物理实验研究中基本的科学方法。

2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的普及,不少学校和广大物理教师也渐渐地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物理实验在学习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的,通过我在高中实习阶段所做的研究调查,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根据实习经历以及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一些学校的物理实验数量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甚至有一部分学校基本上一个学生实验都不做。并且即使有的学校按要求完成了,但是实验往往是为了完成目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学校和大部分教师都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实验部分往往受不到应有的重视,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教学方法大致都采用讲授法。更有甚者认为学生会不会动手做实验不重要,只要考试的时候能写出来就足够了。因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错误作法。总而言之,当下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并不重视实验,不运用实验的直观性,只要求死记硬背,这样的结果是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不利于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3)由于认知水平的不足,教师从实验教学的设计上,到实验的组织、教学过程、再到实验成绩的考核上都存在着问题。如:有些教师不愿意在实验上花费时间,导致实验的设计比较单一,并没有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安排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并没有很好地培养,缺乏广泛性与系统性。

(4)从教学上看,由于大部分学校进度不统一,课时安排紧张,部分教师为了紧跟教学进度,挤占学生实验,把学生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或者干脆改为课下实验探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教学方式上看,虽然大部分学校采用的是最新版的教材,但是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以前教材的实验,实验中的改进也不加以注意和说明,不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学生科学严谨性的提升。从实验条件上看,部分学校不重视实验部分,实验室器材老化,实验器械简陋,难以完成大纲上要求的实验探究。从教学评价上看,部分学校对实验部分不重视,学校的评分认定上,并没有把实验部分列为评分项,导致学生对实验的淡化与轻视。

拿分组实验举例来说,教材上从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到注意事项等,写的十分全面。然而,部分教师只对实验的目的与原理比较看重,花费大部分时间讲解,学生只根据教师讲解的步骤比葫芦画瓢,稍微动下手,得到实验数据即可,实验就算做完了。这样的实验,学生的收货微乎其微。再说,当今实验往往是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时间一起做实验,方法相同,仪器相同,得出实验数据即可,这样就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特别是分组实验时,就会有一部分学生不动手做,只是在一旁观看,观察实验也是漫不经心,粗略的记下实验数据,更谈不上去思考实验了。这种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引导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利于学生思维发散的培养。

这样的实验教学现状,严重的影响了物理教学的质量,与物理教学的目的、大纲的要求极不相称,与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发展要求很不适应。

3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的对策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的现状和由此产生的种种后果,一直困惑着一线的物理教师与学生。产生的原因繁多,有学校领导层面的,有教学设施方面的,有学业水平发展评价制度不完善的,也有小部分教师责任感不强等等。面对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的现状,我们应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定相应的教学对策。

3.1物理实验观念的转变

现如今,普遍高校上至学校领导、教师,下至学生、家长,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对物理实验并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教学现状与人们的观念有关,要使物理实验得到重视,转变观念才是关键问题。

我们不应该把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仅仅的归咎于物理教师,其实大部分教师是理解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的,并且也曾努力让同学们重视实验。但是由于教学安排进度赶不上,时间紧迫等问题,最后不了了之。因此所谓转变观念,不仅仅是需要物理教师转变观念,更需要整个社会其他人转变对物理实验轻视的观念。要让社会上所有人都认识到教育不应该只追求成绩,分数,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成为社会真正的人才。教育是不应该带有功利性,带有功利性的教育是变质的。

首先,学校领导转变了观念,物理实验的课程设置就会增多,经费的投入也会增加,师资调配问题与课时安排方面就会充分考虑到实习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物理实验基础保障。其次,应该让学生、家长也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使他们走出单纯追求分数的误区,认识到良好的科学素养才是关键,这样自然而然地给了一线物理教师发挥的舞台,使他们能心甘情愿的投入到物理实验中,设计安排好每一个实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可以大胆采用创新。只有这样得到全方面的支持,物理实验教学才能到的真正的认可,进而改变当今被轻视的现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若是以教师为主体,仅仅把物理实验教学当作教师传授知识的平台、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实验教学就会被忽视,从而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地步。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把物理实验教学当

作物理教学的核心环节时,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启发学生思维发散的正确目的。因此,要改变对物理实验的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提要物理实验的地位,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树立了这个观念,就会对物理实验更加重视,更好的锻炼其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物理教师树立了这个观念,就会更加用心的设计与安排实验,使实验更上一个层次。

3.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奋斗在一线的物理教师对物理实验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只有他们真正利用好实验,才能发挥实验的独特作用。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需要物理教师具备较高的实验素养,既应该掌握物理学理论和实验的基础知识,又应该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核心知识,还应该具有较高的实验讲解与操作能力。

社会在发展,教育一样在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不仅自身需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实验能力,具备完善的实验技能;同时需要有钻研和创新的精神,例如对物理实验应该勇于发现不足并且提出改进;思想上不能固步自封,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育理论。同时各个地区学校也应该组织定期对教师的培训。从物理实验来说,可以根据物理实验的几项内容提出改进,例如实物理实验的操作、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改进,此外还应该定时组织教师们进行交流讨论。

3.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

学生实验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做,从而发现实验中的问题,通过自己翻阅资料改进实验。以往的实验教学,往往是教师害怕学生不会做实验,故采用大量的时间讲解实验的原理,器材,步骤,等到学生动手做实验时,时间已经很紧张了,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教师提供的步骤来,模仿教师实验,根本达不到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要求。改革后的物理学生实验,应该是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或者材料,自己设计实验的步骤,自己选取材料,充分体现学生实验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设计问题提问,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在学生熟知实验的目的后,应当让学生自己选取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与步骤,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上,让学生凭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选取合适的数据,教师应该细心指导每一名同学的实验,适时的支出各实验的差异与不同。另外,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现实验中的问题,提出问题,并且组织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向大家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他们才能感受到实验的魅力与快乐,主动地去设计,操作每一个实验,真正的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引导其思维的发散。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了解了一些实验器材的原理与用途,所以说,这个阶段的学生最容易发现实验的问题,并且有所创新。作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更应该抓住时机,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在倡导发扬学生个性化的今天,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得到完善与保障。

3.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物理实验中,课外探究是物理实验的重要项目之一,高中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必不可少。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安排,组织好第二课堂的活动,配合所学物理实验,把第二课堂当作辅助手段,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魅力。开展第二课堂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合理性,又应该注意到实验的趣味性,同事需要保证与主课之间的联系。其次是要落实第二课堂的运行,每学期的实验内容应该提前安排好,建立实验小组,安排好实验辅导教师,让第二课堂有条不紊的进行运作。这样课内课外的内容相结合,达到课内外的统一。此外,利用第二课堂的机动性,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会、辩论会、实验竞赛等各种有趣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可以巩固和提高教学的质量,使物理实验更具有吸引力,让每名同学都感受到物理实验的魅力,并且积极参与到物理实验中。

有了这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仅巩固了学生日常学习的只是,更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思维的发散。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设计实验,自由选取实验器材,这都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无法做到的。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实验器材,动手能力得到了质的升华。在第二课堂的开展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始终坚持科学的目的性,与科学原理违背的设计应不予鼓励,其次,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让学生在创新中获得知识,升华自身,然后 ,实验的设计应尽量做到简单明确,提倡绿色实验,最后,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应得到重视。

4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的评价

物理实验之所以得不到各方面的重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物理实验在学生成绩的评价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为了达到让社会各界对物理实验重视起来,物理实验的教学评价的改革必不可少。

4.1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选定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载体。物理实验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选定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控制实验探究的开放度,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因而,教师在选取日常的学生实验时,要结合实际,配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提炼出适合学生的学生实验。以人教版的高中物理教材为例,教师可以从中选定出符合实际要求、一般高中生可以操作的,效果显著的部分实验。笔者选出部分实验,仅供大家参考。

序号实验内容章节实验类型
2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4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学生实验
5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学生实验
11探究弹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3.2弹力学生实验
1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3.3摩擦力学生实验
14探究求合力的方法§3.4力的合成学生实验
16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4.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生实验
17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4.5牛顿第三定律学生实验
序号实验内容章节实验类型
1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5.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学生实验
2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5.6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学生实验
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5.9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学生实验
5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6.3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学生实验
序号实验内容章节实验类型
7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第二章3欧姆定律学生实验
8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第二章6电阻定律学生实验
9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第二章6电阻定律学生实验
11多用电表的使用第二章8多用电表学生实验
12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第二章9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学生实验
序号实验内容章节实验类型
1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第四章2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学生实验
2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决定因素第四章3楞次定律学生实验
8观察光敏电阻的特性第六章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学生实验
9观察热敏电阻的变化情况第六章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学生实验
10检测发光二极管第六章附一些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要点学生实验
序号实验内容章节实验类型
4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第十一章4单摆学生实验
5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第十一章4单摆学生实验
7共振第十一章5外力作用下的振动学生实验
14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第十三章1光的折射学生实验
16测定单色光的波长第十三章3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学生实验
18用肥皂膜做薄膜干涉实验第十三章4光的颜色 色散学生实验
序号实验内容章节实验类型
2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第十六章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学生实验
3利用单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第十六章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学生实验
4用小车研究碰撞第十六章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学生实验

4.2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评价

新时代的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在评价学生实验活动时,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重视其过程性的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因此在物理学分的设定上,学校要将学生实验评价内容纳入到课程模块的学分中。物理实验教学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例如实验教学条件的评价、实验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实验学习效果的评价。

关于物理实验探究活动评价的设计,我提倡设计一组评价表。在设计评价表时,将个人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在正常实施中,采取对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策略。在评价表中,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分为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层次,三方面的评价分别通过各层次的评价得分给出评定等级(分为优、良、中三个等级)。

在日常操作上,综合三方面的评价成绩给出学生物理实验探究活动的总的评定等级。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有机相结合的方式,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实验的表现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学生由被评价对象转为了评价的主体,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实验操作是学生表现性评价的一个重要考查项目,表现性评价就是观察测量学生完成具体操作任务所表现出的学习成果。对于实验操作的考查目的,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个角度来考查。

操作型考试是实验考核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要求学生真正动手参与实验。部分学校在基于模块的期末测验中规定了要进行实验操作考核,但是每次考核规定3至4个实验,先集中地让学生做一遍,然后再考其中的一个实验,这样做达不到实验教学考核的目的,这是需要从根本观念上转变的。另外,考核学生做一个完整的实验需要时间较长,监考教师观察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考核学生实验是可以只考实验中的一部分,或是考学生已做过实验的改进的小实验,不必完全重复已做的实验。实验考核中,需要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做必要的记录,以便教师根据记录来给出学生评价等级。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多关注生活,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实验条件,进行实验探究,体现学科精神,培植探究情怀,实现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实验,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进行必要的督促和检查。物理教师认真设计“学生实验”,让这一维度的缺失不再继续下去,注重实验探究的课题,培养学生实验的兴趣,通过发放实验室,给学生独立的空间和平台,让学生在实验中、在思考中、在合作中提升自己的实验能探究能力。完善学生评价机制,注重过程管理和结果评价,立足于学生实验的现状,把设定的对策落实到实处,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奠基,把物理学科的精彩写在当下、写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

5 总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下物理学中物理实验的地位作用,让大家了解物理实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次,介绍了如今中学物理“学生实验”的现状,大致阐述了我国中学物理“学生实验”的现状与其发生的原因。接着,在这些现状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制定了一些物理实验教学的对策。最后,从中学物理“学生实验”的选取与评价两方面,再次突出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希望物理实验可以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奠基。

参考文献:

[1]陶洪.物理实验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11-27.

[2]安忠,刘炳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243-276.

[3]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24-132.

[4]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上[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34-38.

[5]徐旭清.注重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J].中学物理,2004,(3):5.

[6]丁玉祥.推课改实验区各种版本物理实验教科书的策略研究[J].物理教学探讨,2004,(3):28-29.

[7]康良溪.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J].物理教师,2000,(12):12.

[8]郭昭全、何胜红.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物理教学探讨,2000,(8):21-22.

[9]谢宏.我的教研笔记[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47-60.

[10]卢惠林.改革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构想[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0,(10):24.

调查问卷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这是一份关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目的是了解我们学校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结果仅供物理教学研究用,而且我们保证对每位同学的回答情况进行严格保密,因此填写时不要有任何顾虑(无需签名)。请根据你们的物理老师平时的实际教学情况,选择一个最符合的选项,直接在()填写**“ABCD”**即可。

1.你的性别是(▲)

A.男 B.女

2.你喜欢物理吗?(▲)

A.不喜欢,感觉很难学 B.不喜欢,没什么兴趣

C.喜欢,感觉学物理知道了很多东西,很有趣 D.无所谓,就一个科目而已

3.你喜欢做物理实验吗?(▲)

A.不喜欢 B.喜欢,觉得实验就是玩玩而已

C.喜欢,觉得实验对提高自己的认知有很大帮助 D.觉得做不做实验都一样

4.老师在上实验课时,会明确提出通过该实验课你要学到什么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5.做演示实验前,老师介绍观察的重点,相关的仪器.器材的名称及其用途吗?(▲)

A.很少介绍 B.有时介绍 C.每次都介绍

6.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老师一般(▲)

A.应付了事 B.自制教具或设计替代实验尽量演示给学生看 C.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动手

7.实验前老师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比如实验装置的确定、器材的选取、测量量及测量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吗?(▲)

A.经常 B.偶尔 C.极少

8.学生分组实验前,老师是否给学生示范?(▲)

A.经常 B.偶尔 C.极少

9.老师主要根据(▲)确定留给学生操作的时间。

A.实验环节和内容的多少 B.实验的难易程度 C.学生的操作进展情况

10.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老师很关心各组中的分工协作情况吗?(▲)

A.很关心 B.很少关心 C.不关心

11.对于生活中或物理学习中司空见惯的问题,老师经常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寻找答案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12.老师在物理实验课上是否经常介绍一些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物理问题?(▲)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13.你们的物理老师在实验教学中出现过错误或疏漏吗?(▲)

A.老师准备充分,这种情况未出现过B.这种情况很少 C.这种情况很常见

14.在学生实验中老师更重视什么?(▲)

A.数据结果 B.操作过程 C.实验报告

15.物理老师在你的心目中是(▲)

A.朋友 B.知识权威 C.领导和长辈 D.就一上课的老师而已,没什么感觉

16.物理老师(▲)组织学生针对实验情况进行课堂讨论。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17.你对物理老师的观点.看法有什么评价?(▲)

A.都是对的 B.有时具有片面性 C.老师有时坚持自己的错误立场

18.当你在实验中发现标新立异的问题并询问老师时,老师是如何处理的?(▲)

A.应付了事 B.只给我自己讲解 C.给全体同学讲解

19.当学生回答实验问题不全面或不正确时,老师经常暂停所讲内容转而展开讨论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20.物理老师会否因为实验而拖堂?(▲)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21.动手做物理实验前,你有没有提前预习过物理实验(▲)

A.预习效果非常好 B.预习效果较好 C.预习效果一般 D.从没有预习过

22.做物理实验过程中,你在做什么(▲)

A.自己动手 B.合作 C.看同学做实验 D.玩弄仪器

23.进物理实验室做实验时,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A.实验器材 B.实验现象 C.实验过程 D.以上全部

24.老师对于学生分组实验的操作要求是(▲)。

A.鼓励学生自己创造性操作,不一定按部就班

B.必须严格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步骤进行 C.放任自流

25.对于学生得出的有反常规的实验结果,老师的反应是(▲)。

A.带领学生分析实验过程查找原因 B.不予理睬 C.怀疑学生不按规程操作

26.你认为做好物理实验主要靠(▲)。

A.简单的实验方法或捷径 B.教师讲授 C.自身较强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27.在物理实验课上,老师经常联系已做过的实验进行实验方法的总结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28.在实验过程中,当你不能及时将实验仪器调到工作状态时,老师的反应是:(▲)

A.老师直接给调好 B.要求学生查阅材料,再三调试 C.直接让学生换仪器

29.假设实验课时间结束时,你却没做完规定的实验项目,老师的要求是(▲)。

A.无所谓,没什么要求 B.编凑数据后,交上报告就行 C.让下次再做

30.你认为考试时,物理实验题得分偏低,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A.实验题太难了 B.考试时太大意了

C.学过的知识不知道怎么样用 D.其它_____

调查问卷数据

本调查调查对象为高一在校学生,调查总数为110名学生,经整理后数据如下。

ABCDABCD
164560016931700
271183917674120
3913761218437690
4951230194649150
5181010203365120
628424021365210
7931160223664100
891163023912782
9543224024326990
1076295025973100
117823190263829530
1274297027693920
1356440028128990
14179240291211870
155326292301465265

致谢

本论文在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杜爱慧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帮助。杜老师以她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为我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指引了方向。在此我对杜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大学四年,我在物理学院学到了很多知识,专业方面与教学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尤其是物理学院的老师们,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受益匪浅。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另外,本人还要感谢在实习过程中,各位老师与同学们的积极配合,有了一线的调查资料,才能让我的论文更具有说服力。

感谢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是他们给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是他们的关心、帮助和鼓励让我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让我一步步健康地成长起来!

再次对我的指导老师杜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王斌

2014年5月于河南师范大学

自学提示

一、本篇为学术性质的论文,专业性较强。请同学们先梳理行文思路。

二、再次阅读本文章,回答下列的问题:

​ 1.物理实验的特殊功能是什么?

2.当今学校为什么要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3.为什么说“教育是不应该带有功利性,带有功利性的教育是变质的”?

4.如何进行“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评价”?

三、“我们不应该把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仅仅的归咎于物理教师,其实大部分教师是理解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的,并且也曾努力让同学们重视实验。但是由于教学安排进度赶不上,时间紧迫等问题,最后不了了之。因此所谓转变观念,不仅仅是需要物理教师转变观念,更需要整个社会其他人转变对物理实验轻视的观念。要让社会上所有人都认识到教育不应该只追求成绩,分数,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成为社会真正的人才。教育是不应该带有功利性,带有功利性的教育是变质的。”这是作者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索,也是作者大学毕业前的目标与追求。请同学们将上面这段话同作者工作后的状态与行动进行对比,体味环境给人带来的影响。